EN | |
| info@specialists.hk | 3405 8288 |
日間醫療中心牌照:DP000305

胃潰瘍

 

什麼是胃潰瘍?

 

胃潰瘍是胃壁黏膜受損,在胃發生的潰瘍稱作胃潰瘍,在小腸的開頭部分所發生的潰瘍則是十二指腸潰瘍。兩者都稱為消化性潰瘍。

 

 

 

病徵

 

若罹患胃潰瘍,病人會感到腹部灼痛、痙攣,通常是間歇性的疼痛。尤其在空腹情況下,例如:進食之前或入睡前,病人會感到疼痛加劇。但並非所有的胃潰瘍會造成疼痛。病人亦有機會出現腹脹、噁心、食慾不振、胃灼熱等徵狀。

 

 

 

病因

 

胃壁黏膜可以防止胃酸侵蝕胃壁。胃壁黏膜因某種因素受損,胃酸有機會引致胃潰瘍。胃壁黏膜受損的主要原因,例如:

 

感染幽門螺旋菌:

44億人受幽門螺旋菌感染,而亞洲多個地區包括香港的感染率達55%。攜帶幽門螺旋菌的病人如果不及時治療,更易患上慢性胃炎、胃或十二指腸潰瘍。多達90%的十二指腸潰瘍和70-75%的胃潰瘍是與幽門螺旋菌感染有關。

 

藥物作用:

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,例如亞士匹靈、布洛芬、萘普生,患上胃潰瘍的機率相比未服用類似藥物的人高出約四倍。

 

飲食: 不少人曾經認為吃辣太多會導致胃潰瘍。但這個因素並非胃潰瘍發病的主要原因,但對於患有胃潰瘍的病人,應該減少食用刺激性食物,例如:咖啡、濃茶、酒。另外,不定時飲食可增加腸胃病的機會,過飢時會增加胃酸,有機會患上胃潰瘍。

 

併發症

 

胃潰瘍的併發症並不常見,例如:胃出血、胃穿孔及幽門梗阻。 如果病人出現胃潰瘍併發症,徵狀包括吐血、嘔出咖啡色物體、解出黑色糞便、腹部持續疼痛、發燒的狀況,需要及時求診。

 

 

 

診斷方法

 

病人如果懷疑患有胃潰瘍,醫生會建議進行胃內窺鏡檢查。胃內窺鏡檢查是利用可屈曲的內窺鏡,從口部進入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腸進行檢查及治療,觀察是否有發炎或腫瘤之疾病,如果有胃潰瘍,則能夠直接地看到胃潰瘍的位置及嚴重程度,同時抽取組織樣本作化驗及診斷,亦可進行瘜肉切除術。

 

 

 

治療方法

 

要控制胃潰瘍,必須要針對病因及潰瘍的嚴重程度進行治療。大部分情況下,如因幽門螺旋菌引起,醫生會處方包含一種質子泵抑製劑和兩至三種抗生素的三聯治療。若是因使用消炎藥而致病就可能要轉藥,以減低對胃部的傷害。

 

 

 

預防方法

 

市民可以參考以下建議預防胃潰瘍:切勿服用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,尤其是非類固醇抗炎藥物、亞司匹靈及類固醇;戒煙;減少或避免飲酒。
保護胃黏膜需要飲食定時、避免暴飲暴食,少吃刺激性食物。

 

 

 

*以上資料僅供參考,實際情況或有差異,詳情請向主診醫生查詢。

 

 

查看免責聲明